126文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9节(第2页)

宋郎生伸手,我眯眼看着他:“怎么,一柄破扇子罢了,拿了就拿了。”

宋郎生道:“既然于公主而言只是柄破扇子,拿了又有何用途?”

我想起记忆深处的那句“心上人”,不痛快的别过头去:“不给。”

宋郎生皱眉,他大抵觉得我这是无理取闹。

虽然我记忆全无,但无论如何也不希望自己的夫君心中装着别人。

我想和宋郎生说这句话。

我问:“这扇子有什么故事么?为何你这么宝贝它?”

宋郎生神情有些飘忽,午后的日光从窗口斜射进来,一时间,我花了眼,竟觉得他在难过。

我从袖口把扇子归还给他,自顾回了卧房:“算了,反正我从来都搞不懂你。”

或许,我根本没有资格说他的不是,不论是因为过去那些与面首乱七八糟的关系,还是现在心里念念不忘的那个人。

我发觉黯然伤怀这种情绪在我心里的遗存时间不会超过半日。

驸马饭后回大理寺忙活大案,我在塌上躺着躺着有些躺不住了。

太子交代我的事随口应承下来,却被那个韩斐阴阳怪气的拒绝,还如何同那皇弟交代?

想到国子监方雅臣,我从床上滚了一圈下来,还是觉得应该做些什么。

我换上一身儒衫,将头发束起,粘上一小撇胡子便大喇喇出门了。

这身女扮男装的行头是翻箱倒柜捣腾出来的,单论胡须来说就有十来种,什么八字须、两撇胡、络腮胡应有尽有。昔日的我定然极爱变装微服私访,又或是内心深处藏着一颗男儿梦,倘若当真身为男子,必会是个时常更换胡子的美髯公,断不会学驸马那般日日躲屋里整理个一丝不染,穿上官袍分明是个斯文败类。

我在大街上转悠了好半会儿,晃到南朱雀门那边的一家茶馆去小坐。

本来茶馆旁边有家月扬酒楼,在京中享誉盛名,除了菜色上佳,价钱更是出了名的贵,别说小户人家,官当的周正些都不大敢进那门,以免落个俸禄不足贪污买醉之名,故而去的大多是些富商和权贵。

其实我本意是去这家酒楼尝尝鲜,迎头倒先看到一间茶馆。

岳麓茶馆。

看这名字就晓得这间茶馆的老板应是附庸风雅之辈,稍向附近路人一打听,掌柜的竟还曾是国子监门生,当过几年不大不小的文官,经历了些风雨辞了官跑去湖南的岳麓书院教书,如今上了年纪随子嗣回到京来,开了这么间茶馆。

这其间大抵还有不少拉拉杂杂的传奇,京中不少仕子儒生望名而至,时常还能吸引国子监的监生,更有翰林院院士偶来小酌,久而久之那名气竟是丝毫不亚于月扬酒楼了。

这家茶馆的小伙计还是极之地道的。刚进门就十分殷勤的迎上前来,知我未订雅间,便热情的引我朝往二楼,小伙计指着台面的方向道:“这会子是渊平楼请来的清倌唱唱小曲,到了时辰自会有先生说书,不少文人雅客都冲着听书的来。”

我听那唱曲的声音清脆甜美,端得是绕梁三日,不住点头,又问:“楼上是个什么场所?”

小伙计道:“三楼处的高,可透窗赏到湖景梅香,本是雅致之处,可今儿个让国子监的监生给包了场,说是为了散论所用,公子您要是有兴趣,不如先在这楼听听小曲儿……”

我有意顿住悬在手中的扇子,装作意外又释然的表情:“原来他们也在这……”见小伙计露出疑问的神情,我一把掀扇摇了摇,“不瞒这位小哥,在下亦是新进的监生,难得在此遇见同门……”小伙计很识趣的抬手引路:“如此,公子这边有请。”

随着步步拾级而上,隐约可闻人辩合之声,等到挑开锦帘,声音瞬间放大风涌而来,首当其冲的一句便是:“本以为襄仪公主有所收敛,孰料今日又开始干预朝政,听说,拦的还是赵阁老推举之人。”

“江浙乃是赋税重地,出了这等事自是要着手安抚民心,哪有搁置的道理?”

“怕只怕襄仪公主又会安插自己的人去做这趟差使,若得太子首肯,旁人还敢多说什么?”

我颇为惆怅的闭了闭眼。

合着这群天子门生青天白日之下辩的正是本公主。

关于在民间的那点名声,我隐隐约约还是知道一些的。以往隔着京城老远都会听说书人侃襄仪公主云云,只是当时没留那份心去听,后浪迹京途的那几日,倒是得出了这公主权势虽大,在老百姓尤其文士们眼里那整就个黑角,在尔虞我诈的庙堂争斗,一手翻云覆雨一手遮住朗朗乾坤。

当然,人们在扼腕愤慨之际还是会抱着一颗憧憬美好的心,他们相信善恶终有报世道转轮回,总有一日诸如本公主这样的奸佞之徒会尝到应有的报应。

眼前这二十来个书生很显然就是这般想的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