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6文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15章 四大谋士(第1页)

自开封一战后,李成义损失将士近二十万,总兵力还有三十万左右。明军的情况,也好不到哪去,损失十五万兵力。对于捉襟见肘的明军来说,无异于噶腰子,要命啊!

攻下开封以后,李成义名声大噪,开明的人士相继归附。这其中就包括杨杰和王兴仁,未来起义军的四大谋士之二!

至此,李成义手下的四大谋士聚齐,他们分别是顾献恩,李元,杨杰,王兴仁。

顾献恩,河南颍川人士,举人出身。早年投入李成义麾下,擅出奇谋,阴险下作之策,曾多次帮助李成义化险为夷。

顾献恩曾经寄希望于科举之路,走上官场,实现自己的抱负。不曾想,朝廷如此腐败,官场如此昏暗。

所以,他长期赋闲在家,一边读书,一边留心天下大事。据他观察,大明王朝已经行将朽木,大厦将倾。

他在等待一个机会,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,可以改变家族命运,甚至可以改变普通老百姓命运的机会。

经过数年的等待,他看到了希望,希望来在哪里呢?来自陕西!陕西的农民起义!

于是,他跨上包袱,踏上寻梦之路。一个文弱的书生,几经周折,好不容易找到起义军,差点被起义军当成间谍处决了。

幸好,自己还有条三寸不烂之舌!靠着一番忽悠,顾献恩成功见到了起义军领,一条龙。

初见一条龙,顾献恩便道明来意,希望得到重用,共图大业。不料,一条龙不但不予理睬,还将其数落一顿。

“一个穷酸书生,跑来我们穷山沟沟里来作甚!”“大王,我是来投奔您,共图大业的!”“啥子大王,小王的,俺们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了!”

无奈之下,顾献恩辗转多次,相继跟过王嘉胤、曹汝才、混世王、改世王等人!可惜的是,这些人都是小农出身,没有什么大的抱负,只想填饱肚子。

最终,在王佐挂那里,顾献恩遇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之人,未来共图大业的明主,李成义。

李元,河南洛阳人,进士出身,曾服务于大明王朝。此人心胸开阔,善阳谋,颇具战略眼光,具有宰相之才。

大明为官期间,因一次上疏,得罪了阉党,被罢职下狱。经家族打点,免受皮肉之苦,关了一年之后,无罪释放。

出狱后的李元,恨透了这个官场,恨透了这个朝廷,恨透了这个国家。他真想跑到皇帝面前,对着皇帝大骂几声,以宣泄自己的愤怒!

可是,理智告诉他,他根本见不到皇帝!即使见到皇帝,也不能这么干!即便不为自己考虑,自己的家族还是要考虑的!

洛阳城破以后,听说了李成义的事迹,他第一时间上门拜会,并与李成义彻夜长谈。两人都表示相见恨晚,顺利加入到李成义麾下。

李元加入李成义队伍以后,提出“尊贤礼士,除暴恤民”、“施行仁义,禁兵淫杀,收人心以图大事”,李成义悉数照办。

杨杰,河南南阳人,举人出身,曾任候补知县,擅长诡辩、游说、笼络人心,真正是靠嘴吃饭的人!不过,此人心胸狭隘,睚眦必报!

因其杰出的诡辩才能,河南巡抚多次派遣其诱降起义军,屡试不爽!为此,他得意洋洋,幻想着,可以得到重用!

现实却是,利用完他以后,朝廷就将其弃之,不闻不问。他心中很是不满,多次和上司顶撞,甚至破口大骂!

上司不屑与之为伍,命人将其暴打五十大板以后,扔出县衙。他本想着上诉,可转念一想,这个腐败的朝廷,找谁说理去!

不得已,只能吞下这个苦果,伺机报复!

有一次,河南巡抚前来视察,已招降的农民起义军的情况,知府全程陪同。巡抚命令知府,将招降起义军名单以及具体安置情况,汇总以后,呈报上来。

杨杰得知以后,暗中换掉花名册,将知府历年的贪腐账目,悉数呈现给河南巡抚。巡抚大怒,随即将知府罢免,下狱。杨杰大笑着离开了官府,隐匿起来,等待机会。

王兴仁,河南许昌人,没有功名。不是考不中,只是对于当时的朝廷嗤之以鼻,不屑与之为伍。

此人胸中有韬略,深知兵事,有料敌于先的本领。朝廷三番五次,招其入仕为官,他都藏匿起来。

为何朝廷屡次招揽一个没有功名的闲人呢?只因其名声太过响亮,谋士圈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!

明军每次围剿农民军,围剿女真人,他都能精准预测结果!不得不说,这家伙确实有两把刷子!

正因如此,卢象升、洪承畴、孙传庭都曾下令,必须找到王兴仁,即使不为我所用,也不能为贼所用。

王兴仁知道,各方人马都在寻找自己的踪迹,可怎能如了他们的愿呢!如果被他们找到了,说明自己不配出山了!

各方人马,多年寻找,终不见王兴仁的踪迹!只是后来,王兴仁觉得,总是躲着,也不是办法,总要出山做点事情!

既然最终要出山,自然要寻找明主,有雄才大略之主!那个年代,没有新闻,没有手机,更没有直播!

谁也不知道,谁是啥样的人,道听途说和亲眼目睹,是两码事!再者说了,万一选错了人,自己的一世英名尽毁,岂不可惜!

王兴仁汇总各方信息,观察了多年,他的目光锁定在李成义身上。

李成义打下开封以后,王兴仁看到了才略,基本上确定了,他就是未来的明主。即便如此,王兴仁也没有草草的前去投奔李成义。

他躲在普通百姓中间,看着李成义从人群中走过,看看其本人面相如何,看看他对百姓的态度!

见到李成义对百姓招手,态度和善又不失威严,颇具人君的风范。这才下定决心,投奔李成义!

听说王兴仁的到来,李成义欣喜若狂啊!“终于见到了,那个料事如神的军师了,真是天助我也!”

“秦王,过誉了!”“先生,请坐!”二人一番寒暄之后,直接切入正题,起义军未来的走向问题。

王兴仁提出,应该拿下陕西,作为大本营。然后,经略三边,经山西,打进北京,推翻明朝廷。李成义十分赞赏,果断采纳了其建议。

喜欢逆转三百年请大家收藏逆转三百年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