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6文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68章 四面合围(第1页)

兴安县北,一个叫做唐家铺的乡镇中

李定国正在听询各路人马的汇报,收复长沙之后,李定国只待堵胤锡一到,便将湖广事务交付与他,并且留下五千兵马、本来是打算留下一万人的,但堵胤锡觉得此时南下救急最重要,故而只要了五千人。

此时李过也没闲着,继续南下直扑衡州,衡州守军不足一万,且都为绿营,见到被俘的上司沈志祥和屯泰级后,二话不说,次日便献城投降了。

这些降军被交给了堵胤锡处置,他手里正是缺人的时候。

于是,李定国手中尚有光复左军、前军各部共计约七万人。

其中,李过率领的前军一万五千人,包括数千骑兵,已经在收复了全州时分兵赶往灌阳,沿灌水河南下,切断清军东进退路。

原本在北面袭击清军后勤补给的胡一青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看,衡阳收复后,清军后勤大动脉已然被掐断,不再需要对付清军辎重部队了。

胡一青便干脆举兵南下,准备收复灵川,堵住漓江水道和河谷地带。

而南线的王夫之,也派人和李定国这边取得了联系,向桂林南部的两江口和铜鼓市靠拢,向北逼迫驻守在桂林南部的耿仲明所部。

一个针对清军的巨大包围网,正在逐渐展开。

而李定国自己本部,还保留有六万左军士卒,他并不打算直接赶往桂林,与孔有德在那里决战。

一方面孔有德现在围城不克,腹背受敌,能走的线路只有两条。其一是西走义宁,从桑江口、古泥关北上湖广。另一条则是干脆东进经尧山,绕过海阳山,从永明岭和海阳山之间的崇顺进入已然空虚的广东腹地。

李定国估计,孔有德一定会选第二条,因为胡一青多次截断清军粮道,此时孔有德恐怕没有十日之粮了,从西边走,至少也有个八九天,而清军士气低迷,又有王夫之率军在西边阻击,他绝对不敢赌。

故而,李定国打算直接率军南下尧山,在尧山到海阳山之间几十里的河谷、丘陵地带与清军决战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孔有德是真的慌了,从最新情报上看,李定国已然抵达兴安,这边攻城依旧没有取得突破,再打下去,自己这家底和性命就得交代在此处。

对于孔有德、吴三桂这种投降清军的军头而言,自己的本部兵马那就是安家立命的本钱,要是都丢在了此处,那自己就算能够回到北面,又有什么好果子吃?

所以地盘可以不要,兵马必须尽量保全,尤其是本部兵马。

思来想去,最终还是决定东进尧山,一方面是因为粮草将尽,只有到富庶的广东腹地去才能获得足够补给,并且此时广东也没有什么明军驻守了,不必担心被半途阻击,说不得还能趁机拿下肇庆。

不过,从明军的布置来看,似乎也是打算在东面和自己决战的。

决战就决战呗,孔有德也没有想过能一战不打就跳出明军包围圈。

说到底,此时的清军上下将领对于明军战斗力依旧没有正眼瞧过。

在他们看来,攻打桂林失策,完全就是因为明军占了守城便利,并且又有大炮助阵,而且军民齐上而已。

这跟野战可是两码事当年江阴八十一日,比桂林难啃多了,也没见着明军能守住江南啊?

因为江阴难啃那是因为江阴百姓不怕死,跟明军战斗力没关系。同样的道理,桂林能守住,是因为桂林军民不怕死,再加上有个皇帝的精神buff加成,这不意味着野战明军就能打得过清军。

在两方默契地“双向奔赴”之下,清军准备拔营东进,而明军这边,李定国、李过两军也快南下奔赴尧山战场。

至于王夫之,在获悉清军没有西进或继续南下意图后,也紧接着北上义宁,而后过阳江回师桂林城。

胡一青算是意气风,一路剿灭了百丈山、千秋峡、灵川清军剩下的三瓜两枣。胆子极大的他居然带着自己那万余各族联军,跑到之前歼灭了清兵辎重部队的白石潭,而后重新回到自己当年打游击的尧山山区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